《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实施方案》出台背景是什么?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1月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通过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市场价格信号引导作用,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要求省级出台具体实施方案。结合甘肃实际,《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制定出台。
二、《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有哪些?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推动集中式光伏和风电、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风电、光热发电等所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其中,为衔接好新老政策,存量项目中的扶贫类、特许经营权类、分布式光伏、平价示范和光热发电项目自2026年1月1日起入市交易。未直接入市或未聚合参与市场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默认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每月按现货市场月度发电侧实时市场全部新能源项目加权平均价格结算。
二是建立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新能源进入电力市场交易后,在市场外建立“多退少补”的差价结算机制,对纳入机制的电量,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按月开展差价结算。当现货实时市场新能源交易均价低于机制电价时,按差价补偿发电侧,补偿费用由工商业用户分摊;反之,扣除差价反哺工商业用户。
三是完善与新型电力系统相适应的电力市场体系。同步修订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和价格形成机制,研究制定出台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政策、电力零售市场交易规则,加快完善与新能源特性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为新能源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实施方案》对于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是如何考虑的?有什么影响?
在机制电价政策设计上,以既支持新能源发展,又确保工商业到户电价基本稳定为原则,统筹考虑存量和增量项目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
(一)对于2025年6月1日前的存量项目,以稳定运营为目标,衔接现有政策,机制电量规模在现行137亿千瓦时基础上扩大至154亿千瓦时。机制电价为0.3078元/千瓦时。执行期限按照剩余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与投产满20年较早者确定。扶贫类、特许经营权类、分布式光伏、平价示范、光热发电、分散式风电及国家能源局专项批复的风电项目、保障性平价项目纳入的机制电量规模与现有新能源保障规模衔接,确保这部分存量项目收益稳定;除此以外剩余的机制电量规模,由其余存量新能源项目按装机容量等比例分配(包括2022年1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期间建成投产的平价市场化项目)。存量项目的差价结算机制,可确保“老项目老政策”基本不变,同时对无补贴的项目适当增加一定收益,稳定预期,体现甘肃对存量新能源项目发展的支持和保护。
(二)对于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增量项目,以提升投资信心为目标,每年安排一定规模机制电量并制定竞价上下限,机制电价在竞价区间内集中竞价、边际出清形成,执行期限12年。竞价下限将参考新能源发电成本设定,确保机制内电量获得保本以上收益。
四、首次竞价时,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需做好哪些工作?
存量项目方面,省能源局牵头发布存量机制电量项目清单。清单内项目,除分布式光伏外,均需在新能源云、网上国网平台按规定进行首次申报,不申报的,视为放弃机制电量。次年起,除全额纳入机制电量的项目外,其余项目每年需在确定的机制电量范围内自主申报纳入机制的电量,不得高于上一年。
增量项目方面,原则上在每年10月底前组织开展次年竞价。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工信厅、省能源局、甘肃能源监管办于每年9月底前发布增量项目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竞价上下限等规定要求。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在收到竞价安排5个工作日内,通过新能源云、网上国网平台发布年度竞价公告,按照《甘肃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开展资质审核,组织完成竞价,签订差价协议。2025年度增量项目分两个批次组织竞价,第一批次为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已投产和计划投产的项目,第二批次为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间已投产和计划投产、且未纳入过机制执行范围的项目。
五、《实施方案》对新能源产业有哪些影响?
当前,甘肃省新能源电量入市比例达83%以上(省内入市交易电量加外送交易),呈现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特征。经过多年努力,甘肃建成了空间范围覆盖省内、省间,时间周期覆盖年、月、周、日、实时的全形态、全品种的电力市场交易体系,交易机制不断优化,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加速衔接,价格信号有效传导,市场主体运营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配置电力资源效率持续提升,本次改革落地执行基础条件较好。甘肃省机制电价政策,整体利好新能源发展,从长远看,市场机制作用下,将促进新能源装机结构优化调整,风电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推动光伏产业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将加速技术迭代,淘汰低效产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六、《实施方案》对用户侧有哪些影响?
本次改革,居民和农业用户不受影响,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电价标准仍按照《甘肃省电网销售电价表》执行。
对于工商业用户,因存量机制电量中137亿千瓦时产生的差价结算费用已包含在目前工商业用电成本中,差价结算费用整体可控,对工商业到户电价影响不大。长期来看,随着电力市场体制机制不断成熟,市场交易便捷灵活,新能源电量供给持续加大,用户侧需求响应能力逐步提升,电力安全供给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工商业到户电价仍可在合理较低区间内稳定运行。
相关新闻
相关推荐
精彩推荐